
流浮山海鮮街酒家林立藏殖民時代皇冠郵筒 海味場旁眺后海灣日落觀60年歷史神秘建築物
提到流浮山,唔少人都會第一時間諗到食海鮮,皆因流浮山向來盛產海鮮,而且酒家林立,通往海旁嘅主要通道更被直接稱為流浮山海鮮街,而海旁景觀遼闊,位置可觀賞后海灣一帶黃昏日落,媲美附近嘅上白泥日落靚景,如果拍拖兩個人只想輕輕鬆鬆散吓步,可以到流浮山行吓,背後重有一座60年歷史嘅神秘建築物。







從流浮山迴旋處起步,會率先發現入口一個舊式郵箱,稍有殖民地歷史知識嘅你,一定會認得呢個係英國殖民時期嘅皇冠郵筒之一,只不過現時已經被髹上綠色。

















該英式皇冠郵筒為嵌柱式及入牆式,形狀為方形,位於流浮山屏廈路、深灣道交界,旁邊為鰲磡村新慶村村公所,離流浮山海鮮街入口只係15秒步程。郵箱上刻有「ER」字樣,表示郵筒為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時代建造,即1952年之後,據悉郵筒於倫敦建造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近期,流浮山有間去年底開業、因巨型希臘風壁畫而受到打卡人士歡迎嘅餐廳,門口可見以藍白色小屋設計,樓高3層,牆身有獨特希臘女神油畫,正正位處皇冠郵箱斜對面,即流浮山迴旋處嘅另一端,據悉餐廳以法國Fusion菜為主,亦有米芝蓮大廚主理,門口寫有Myth House字樣。不過,編輯無打算食,唔好問點解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步入流浮山海鮮街,馬上會發現酒家至今仍然一間接一間,更有眾多海鮮檔,如同鯉魚門三家村嘅海鮮街,而海鮮檔背後則為海味場,離海旁不遠,靠近后海灣、珠江口,唔少攤販亦會不時趁陽光猛烈時曬曬海味。如果要講流浮山最出名嘅海鮮,應該就係蠔、黃油蟹,由於地理位置上有淡水流入,河口淺水區亦容易養蠔,碼頭旁邊不難發現養蠔痕跡,更有眾多蠔殼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不過據歷史記載,70年代時,流浮山一帶水質其實曾經受到污染,因為中國共產黨曾經以武裝炮艇入侵,而珠江三角洲亦長期有水質污染,加上天水圍新市鎮發展,一度令蠔產量大幅下降,到80年代始逐漸回復正常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流浮山位置為淋坑山、雞伯嶺山腳,為沙橋村、尖鼻咀至上白泥之間,基本上離上白泥不遠,故同樣可享與上白泥同一方向嘅日落景色。流浮山正對后海灣,可遠眺深圳灣公園、蛇口、深圳灣公路大橋,夕陽西下,黃昏時份嘅流浮山日落其實並唔輸蝕上白泥嘅日落景色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若然更細心留意吓,會發現流浮山海旁背後有一座超特別嘅歷史建築物,該建築物從1962年建成至今已有60年歷史,其實就係前流浮山警署,只不過目前已經被棄用,現時活化改建成導盲犬學苑。







從流浮山碼頭海旁仰望,可見前流浮山警署位處山頂,以藍白為主色,建築風格獨特,為60年代嘅功能式建築物。警署樓高3層,天台更有個圓形瞭望台,屋頂亦有如炮台,地理位置上可俯視屏山、后海灣兩端風景,甚至回望流浮山鄉村。資料顯示,警署內仍保留有報案室、會議室、羈留室,而露台有支旗桿,本來係用作懸掛英屬香港旗。








據了解,該警署瞭望台係用作監視偷渡活動嘅行動機地,一度用作維持邊境安全,80年代亦曾用作天文台天氣監察站,於2014年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物。不過,警署由2000年丟空至2018年,最後活化成導盲犬學苑。



E.A.Tips :
❷
❸



前流浮山警署
- 流浮山山東街1號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