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鄰近車公廟!沙田大圍廢校轉化綠色空間 環保博物館將藝術融入生活
最近,沙田大圍有一個由舊校改建而成嘅環保空間,將藝術與環保融合,多個裝置容許觀眾免費入場參觀,展館空間唔大,但可以一看,館內恍如一個綠色空間,每一個角落都提醒我哋要注重環保生活,似足一個環保博物館,尤其適合充當拍拖兩個人嘅落雨好去處。


該環保博物館由11月中起免費開放,名為慈濟環保共行館,為佛教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,位置原為一間名為慈航義校嘅廢棄學校,由1954年建校至今有逾60年歷史,於2000年已經停辦,基金會將學校舊址轉為環保共行館,室內外融合中式與日式設計,以純白、木質為主調,展館樓高兩層,下層分成4個展館,加上「靜思人文館」為題嘅紀念品中心同訪客接待處,而上層則為講堂。


近年,全球暖化影響人民生活發展,加上氣候變遷,令環保成為重要議題,館方就以環保為題,做足環保分類,提點大家資源要充份運用,萬勿浪費,希望人類可永續發展。館內有多個環保展覽,包含常設展覽,一而再再而三提醒大家環境保護嘅重要性,每個人於日常生活都可以做到。



展覽中有4個展館,包含「大愛感恩科技館」、「地球館」、「蔬醒館」、「賽馬會共創空間」,有唔少互動裝置,亦將藝術同環保二合為一,令展館無咁沉悶,中間有一個展覽叫《共知・共識・共行》,展現各個風災、水災、火災、土地災害等事件,而一端有水墨畫裝置,另一端又有一個大型木鯊魚裝置,加上各種木製藝術品,另外亦有以廢棄膠樽演變成布料嘅小展館。






更特別之處係展館亦身體力行,其中一個展館內展示將塑膠變成膠地墊,而於展館後亦可見一塊又一塊膠地墊平舖路面,由發泡膠演變而成嘅地墊,走起路來原來都好實淨。如果細心留意吓,會發現屋頂有保留舊校嘅外貌,室內展館特別多窗口,少有冷氣機,一旁亦有一個水井,以提供水資源洗手之用,似乎都以環保建材為主,綠色建築設計有親近大自然嘅感覺。



而另一端亦可見多個環保分類專區,充份呈現綠色環保原則,提醒本地人對環保嘅醒覺。除咗「藍廢紙、黃鋁罐、啡膠樽」之外,重細分成紙張、紙包盒、其他金屬、鋁罐、發泡膠,連塑膠亦分為1、2、4、5、6號塑膠,甚至PP(聚丙烯)、PS(聚苯乙烯),重有紙皮、鐵罐、膠袋、玻璃樽等,以行動提醒大家環保7R,包括Refuse、Reuse、Recycle、Reduce、Rethink、Respect、Repair。



E.A.Tips :
❷ 有需要可以whatsapp 6367 8522查詢。
❸ 巴士路線 81C、82K、85B、86A、87B、89B、170、182、249X、281M、E42,或者小巴路線 68K、803、804、812 皆可抵達。
❹ 位置離車公廟不遠,只有1分鐘步程。
❺ 參觀費用全免,不過需要預約參觀,到官方網站登記﹕www.tzuchieac.org.hk,如果無預約就要視乎人數而定。



慈濟環保共行館
- 大圍車公廟路5號
- 星期一、三至日 10:00-17:00,星期二及公眾假期休館
- 2337 0158

